创业这条路,一些人走过,更多的人准备走。
创业是有风险的,马云说五年后你还想创业,你再创业;创业是需要强大的内心支撑,柳传志说只有生命力极强的鸡蛋才会被孵出来;创业是需要脚踏实地行动的,张朝阳说这个时代给了我们这代人前所未有的机会,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要有梦想。但是这个梦,要从做开始。
在奋斗的道路上,创业者如何从0到1?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收获了哪些宝贵的经验?最值得铭记的事情是什么……
本期,我们将采访博将资本所投企业、时萃咖啡创始人兼CEO范若愚。范总是一位优秀的连续创业者,拥有优步中国、滴滴、ofo小黄车三家互联网独角兽企业核心高管经历,曾是优步全球最年轻GM,带领优步北京稳居全球第一大订单城市;从0-1建立ofo运营体系,创造全球互联网历史最快单日百万单增长纪录。曾担任埃森哲战略咨询顾问,帮助澳洲电信、华为等世界500强公司制定公司战略和管控模式。范总拥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理学硕士学位,目前也是CQI Q-grader 国际精品咖啡品质鉴定专家(全球仅6000名)。
时萃咖啡通过创新产品开发设计,降低精品咖啡消费门槛,为消费者带来开心有趣、健康便捷的新咖啡体验和生活方式。首款产品“小甜圈挂耳咖啡”已成为全网销量排名第一的国产挂耳咖啡。目前已拥有与线上预包装产品和线下咖啡门店两大业务条线。已覆盖包括自营咖啡门店、微信订阅小程序、天猫、京东、盒马等线上线下全渠道,全网目前已累计百万会员和粉丝。
创立两年来,时萃咖啡获得博将资本、凡创资本、弘晖资本、无锡金投、远望资本国内一线投资机构五轮过亿元融资,并先后获得金物奖-2020新国货创新营销奖、金刀奖-2020黑马品牌、IFA-2020年度创新企业、36氪创业星物种“全民消费”全国十强、2020及2021年FBIF Vfood-全球最佳咖啡产品奖等多项品牌大奖。
我一直是咖啡爱好者,可能五年前就想做咖啡的创业,但可能当时的时间点不够好。对于国人来说,咖啡还是局限于很小的圈子,没有形成很好的咖啡文化。19年可能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点,这一方面是因为瑞幸推动了咖啡消费文化在中国的真正兴起,也是让很多可能连速溶咖啡都不喝的人愿意去尝试不同场景不同形式的咖啡产品,同时这种不仅是对行业供需的成熟度推动,也是对更多新兴品牌的机会。而我真是希望创造一个新的咖啡品牌,降低消费门槛的同时,为消费者带来轻松、愉悦的新精品咖啡消费体验。
目前为止其实还好,可能都是按照我们早期规划的道路在走,可能因为之前也有创业的经验,一开始想的比较完善各种最好最坏的情况都有考虑过,所以暂时还没有特别大的挑战。
当然,创业路上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做好预案,积极应对,才能走的更远,走的更好。
平衡好发展速度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之前我经历了中国互联网最大的两场大战,“打车大战”和“单车大战”,深刻的知道平衡好发展速度和品牌稳定发展二者关系的重要性。所以我们一定希望有耐心做好产品做好服务,让公司更稳定的发展;当然另一方面也会尽全力做好增长,让投资人有更好的收益,也让更多消费者能使用到我们的产品。
共同的精神匹配和能力互补。我们早期创业团队成员大多都是和我一起工作过多年的,比如有和我一起在Uber滴滴打拼过的伙伴,也有之前第一份创业时就相伴的伙伴,但就都很互相了解。因此,我们都有共同的精神属性,并且能力上每个人都能独挡一面非常互补。
“人”永远是最重要的无价资产。我们从第一天开始就很重视人的培养,不只是技能的培养,也是学习能力和成长速度的培养,我们很多伙伴们能快速进入新的业务条线,不怕闯出新的方向,这就是学习型企业快速成长的秘诀。
我们希望能做成一家年轻人喜欢、独一无二的、有自己调性和态度坚持、以及长盛不衰的品牌。
我喜欢健身和运动,尤其喜欢挑战性比较强的运动。比如一个是潜水,10年前我就有潜水高级证书,去过全球很多地方做潜水;另外一个是射击,我也曾经是IPSC国际实用射击的射击手,代表中国参加过国际比赛。我喜欢挑战,这也是创业的原因,也是工作生活中一直希望去迎接挑战,创造不可能。
有没有后悔放弃百万年薪的互联网高管职位,选择hard模式的创业?这个问题被问的最多,甚至有时候家人也会去问,但再来一次也依然会坚持自己的选择。这是属于我的人生,也是我的梦想,初心不变。
周航《重新理解创业》,市面上有太多所谓的“成功”鸡汤了,往往你赢了你怎么说都是对的,没什么意义。这是一本讨论“失败”的书,周航直面人心,敢于分享为何失败,是勇气也是诚心,受益匪浅。
创业是人生最宝贵的经历,这份价值可能不能用任何收益来衡量。